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马杜霉素(Maduramici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性能及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1个月前 (08-07)技术13

马杜霉素(Maduramicin)是一种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禽类球虫病,但其毒性较强(对马属动物剧毒),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险,因此需严格监控其使用和残留。马杜霉素单克隆抗体作为特异性识别工具,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以下从制备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马杜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马杜霉素为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 934.2 g/mol),自身免疫原性较弱,需通过与载体蛋白偶联构建人工抗原以诱导免疫反应,具体步骤如下:
1.  抗原设计与合成
  • 半抗原活化与偶联:马杜霉素分子含羧基(-COOH)和多个羟基(-OH),可通过羧基与载体蛋白的氨基偶联,常用方法包括: 
    • 碳二亚胺(EDC)法:直接活化马杜霉素的羧基,使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钥孔血蓝蛋白(KLH)等载体蛋白的氨基形成酰胺键,保留其聚醚链和内酯环核心结构(球虫细胞膜作用位点)。
    • 琥珀酸酐衍生化:通过引入间隔臂(如琥珀酸酯)增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空间距离,减少载体蛋白对马杜霉素关键识别位点的遮蔽,提高抗体特异性。
  • 抗原验证:通过紫外光谱(280 nm 处吸光度变化)、SDS-PAGE(偶联物分子量增加)或质谱确认偶联成功,偶联比(马杜霉素:载体蛋白)控制在 10-25:1,以保证免疫原性。
2.  动物免疫与杂交瘤细胞构建
  • 免疫方案:选择 6-8 周龄 Balb/c 小鼠,首次免疫用马杜霉素 - KLH 偶联物(100-150 μg / 只)与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腹腔注射;间隔 2-3 周用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强免疫(共 4-6 次),末次免疫后 3 天检测血清效价(间接 ELISA 法,效价≥1:10⁴时进行细胞融合)。
  • 细胞融合:取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 SP2/0 骨髓瘤细胞,在 PEG 4000 作用下融合,融合后用 HAT 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仅杂交瘤细胞可存活)。
3.  阳性克隆筛选与亚克隆
  • 筛选方法:采用间接竞争 ELISA,以马杜霉素 - OVA(卵清蛋白)包被酶标板,通过细胞上清与游离马杜霉素的竞争结合反应,筛选能特异性识别马杜霉素的阳性克隆。
  • 特异性验证:重点检测与结构类似的聚醚类抗生素(如盐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的交叉反应率(要求<5%),通过有限稀释法亚克隆 3-4 次,获得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
二、马杜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性能特征
优质的马杜霉素单克隆抗体需具备以下核心性能
1.  特异性
  • 能精准识别马杜霉素的聚醚链骨架和酯基侧链,与其他聚醚类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通常<3%,与非聚醚类抗生素(如磺胺类、喹诺酮类)无交叉反应,可有效避免检测假阳性。
2.  灵敏度
  • 亲和力强(KD 值多为 10⁻⁸-10⁻¹⁰ mol/L),间接竞争 ELISA 中半数抑制浓度(IC50)可达 0.2-2 ng/mL,最低检测限(LOD)≤0.05 ng/mL,满足各国残留限量标准(如我国规定禽肉中马杜霉素最大残留量为 50 μg/kg)。
3.  稳定性与适用性
  • 抗体亚型多为 IgG1,在 - 20℃冷冻条件下可稳定保存 2 年以上(活性损失<10%),4℃冷藏可保存 1 个月,耐受 pH 4.5-9.0 和 37℃短期处理,适用于 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荧光免疫分析等检测平台。
三、抗体的生产与纯化
  • 小规模生产:将阳性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到经降植烷预处理的 Balb/c 小鼠,收集腹水(抗体浓度 1-3 mg/mL),通过辛酸 - 硫酸铵沉淀法初步纯化,纯度可达 80% 以上。
  • 大规模生产: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如生物反应器),通过 Protein A 亲和层析纯化,纯度≥95%,适合制备商品化检测试剂盒。
四、应用场景
  1. 禽类产品安全检测

    • ELISA 试剂盒:用于检测鸡肉、鸡蛋、禽肝等样本中马杜霉素残留,前处理简单(乙腈提取 + 正己烷脱脂),检测时间<2 小时,适合养殖场、屠宰场批量筛查。
    • 胶体金试纸条:10 分钟内完成定性 / 半定量检测,检出限≤1 ng/mL,适用于市场监管现场快速检测,避免超标产品流入餐桌。
  2. 饲料质量监控

    • 监测饲料中马杜霉素的添加量(常规添加量为 5-10 mg/kg),防止过量添加导致禽类中毒(如肉鸡急性中毒可引发死亡)。
  3. 环境残留分析

    • 检测养殖废水、土壤中马杜霉素的残留,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五、使用注意事项
  • 样本前处理:动物组织样本需经乙腈或甲醇提取,离心后取上清,通过固相萃取柱(如 C18 柱)净化,去除脂类、蛋白质等干扰物质,确保回收率在 70%-110%。
  • 基质效应消除:高脂肪样本(如禽皮)可通过稀释(1:5-1:20)或添加 1% BSA 封闭非特异性位点,降低基质干扰。
  • 储存与操作:抗体需分装后 - 20℃冷冻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工作液现配现用,使用前平衡至室温并充分混匀。

马杜霉素单克隆抗体凭借高特异性和灵敏度,成为马杜霉素残留检测的核心工具,在保障禽类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结合新型检测技术(如量子点标记、电化学传感器),可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聚醚醚酮(PEEK)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和骨科植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PEEK的生物惰性表面限制了其与骨组织的有效结合。传统上,通过涂覆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材料来提高...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