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文献解读:发育期驱动PV能神经元活性依赖的成熟的分子机制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2个月前 (07-24)技术13

2025年7月17日伦敦国王学院Oscar Marı´n团队在Cell杂志发表文章系统揭示发育期驱动PV能神经元活性依赖的成熟的分子机制。

1、PGC-1⍺通过调控神经元活性影响PV能神经元成熟特性的获得
神经元周围网络( PNNs)是一种细胞外基质,富集表达在PV能神经元。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出生后第10天皮层PV能神经元开始表达紫藤凝集素(WFA)阳性神经元周围网络,在第12-13天其表达迅速增加,在出生后第3周维持不变。PV蛋白表达在出生后第12-13天也迅速增加,表明可通过检测PV能神经元WFA和PV蛋白表达可评估其成熟状态。出生后第10天慢性激活皮层PV能神经元可促进WFA和PV蛋白表达,慢性抑制PV能神经元降低WFA和PV蛋白表达。敲除 ErbB4引起皮层兴奋性突触数量减少后,出生后第12天PV能神经元WFA和PV蛋白表达降低。特异性敲除Vglut1和Vglut2,也能引起类似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PV能神经元活性调控发育期PV能神经元的成熟。

通过单细胞测序发现出生后第5天到第10天皮层神经元多个转录因子,其中显著上调的转录因子为PGC-1⍺(由Ppargc1a基因编码)。出生后第10-12天PGC-1⍺富集表达在PV能神经元细胞核中。特异性敲除神经元前体细胞Ppargc1a后发育期皮层PV能神经元WFA和PV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此外,敲除Ppargc1a后激活PV能神经元并不引起WFA和PV蛋白表达变化。过表达Ppargc1a可增加发育期PV能神经元数量,并能阻断抑制PV能神经元引起的WFA和PV蛋白表达下调。发育期敲除 ErbB4或敲除Vglut1和Vglut2可减少PV能神经元Ppargc1a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发育早期Ppargc1a通过调控神经元活性影响PV能神经元成熟特性的获得。

 
图1、PGC-1⍺通过调控神经元活性影响PV能神经元成熟特性的获得

2、PGC-1⍺调控PV能神经元线粒体功能
单细胞测序实验发现特异性敲除Ppargc1a后PV能神经元富集表达的基因(Pvalb,Cplx1,Syt2,Kcnc1,Kcna1和Bcan)显著表达下调,这些基因控制PV能神经元电生理特性。敲除Ppargc1a后PV能神经元动作电放发放频率变慢,更高的输入电阻,表明Ppargc1a在维持PV能神经元功能成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PV能中间神经元代谢需求较强,并且比其他中间神经元和锥体细胞含有更多的线粒体。在出生后第10天PV能中间神经元线粒体含量与其他类型神经元一致,但在第3周时PV能中间神经元线粒体含量显著升高。敲除Ppargc1a后PV能中间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表达下调,第3周线粒体数量显著减少。

 
图2、PGC-1⍺调控PV能神经元线粒体功能 

3、PGC-1⍺、ERRγ和MEF2C直接调控PV中间神经元的基因表达
PGC-1⍺存在于Bcan、Cplx1和Kcna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这些基因在PV能中间神经元中高度富集,对获得其成熟特性至关重要。然而,PGC-1⍺不直接结合DNA,而是通过与转录因子和染色质修饰因子相互作用调节基因表达。进一步实验发现雌激素受体γ(ERRγ)是PGC-1⍺的协同激活因子,控制PV能中间神经元的终末分化。

进一步对PGC-1⍺结合位点进行基序富集分析,发现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蛋白家族可能是皮层中PGC-1⍺的潜在结合位点。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MEF2与PGC-1⍺存在互作。敲除MEF2可减少PV能中间神经元的终末分化,这些结果表明PGC-1⍺协同ERRγ和MEF2调控发育期PV能中间神经元的成熟。

 
图3、PGC-1⍺、ERRγ和MEF2C直接调控PV中间神经元的基因表达

总结:
本文发现神经元活性调控PV能中间神经元的成熟,并通过转录共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介导。PGC-1α通过ERRγ和Mef2c转录因子的转录复合物直接调控PV能中间神经元富集的基因表达,促进PV能中间神经元的成熟。

参考文献:Moissidis M, Abbasova L, Selten M, Alis R, Bernard C, Domínguez-Canterla Y, Oozeer F, Qin S, Kelly A, Mòdol L, Vasistha NA, Jones B, Dhami P, Khodosevich K, Hamid F, Lavender P, Flames N, Marín O. A postnatal molecular switch drives activity-dependent maturation of parvalbumin interneurons. Cell. 2025 Jul 8:S0092-8674(25)00731-7. doi: 10.1016/j.cell.2025.06.02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669459.

创作声明:本文是在原英文文献基础上进行解读,存在观点偏向性,仅作分享,请参考原文深入学习。


想了解更多内容,获取相关咨询请联系 
电  话:+86-0731-84428665
伍经理:+86-180 7516 6076
徐经理:+86-138 1744 2250
邮  箱:consentcs@163.com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