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分散刀头的使用、拆装、彻底清洁及维护注意事项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2个月前 (07-23)技术13
关于分散刀头维护的那些事儿
 
   
实验室里,为了浓缩样品中微量的被测成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均需要对大块的固体样品进行分散、均质后再进行分析测定。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分散机有:进口品牌:德国 IKA、英国DISRAD、美国Pro、德国Art Miccra、瑞士Kinematica等;国产品牌:上海弗鲁克、北京大龙等。
 
 
据统计,检测误差70% 出现在样品前处理领域,前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因此,选择一款操作简便、快速、高效、适用范围广的实验室分散机尤为重要。
 
DISRAD迪德多年来深耕于实验室分散技术领域,凭借丰富的设计及生产经验,专注于为样品的分散、均质、乳化、悬浊、混合等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处理方案,几乎可以满足制药、化妆品、 化学、食品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分散应用,其在分散及均质处理上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
 
由DISRAD推出的X系列实验室分散机,带有软启动技术、PTC温度监测、过载保护功能,可防止过热、过载等异常情况的发生,保证均质过程是在恒定转速下进行。然而DISRAD产品之所以在分散领域比较专业,除了其驱动器主机的转速稳定和质量可靠外,其核心主要是在分散刀头上。例如,X3000匀浆仪 可选择的分散刀头多达72多个,保证了其处理的专业性和分散效果,如此多的刀头选择对其他品牌的分散机来说上是不可想象的。


 
实验室里,在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中,刀头作为比较昂贵的易损件,如何规范使用、拆装及彻底清洁决定了刀头的使用寿命和样品处理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1)刀头安装完毕后,应仔细检查安装是否牢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刀头脱落。
(2)启动操作时,样液应没过刀头的第一个溢流孔,避免损坏刀头中的轴承。
(3)刀头浸入样液后,不要没过最上端溢流孔,避免样液进入机器内部,损坏驱动器内部元件。
(4)工作时,刀头应避免触碰分散容器底部,以防损坏刀头。
(5)刀头接触样品后,禁止平放或倒置,以免样液进入机器内部。
(6)驱动器本身严禁空转,连接刀头后更不能空转,否则对刀头将会产生严重损坏,切记务必将刀头浸入样液后再启动机器!

分散机工作结束后,将刀头放在纯水或蒸馏水中进行初步清洗,清洗后拆卸转子,再继续仔细清洗各个零部件,最后使用清水清洗、软布擦干,可烘干保持刀头干燥再放回包装中,否则可能造成转轴生锈、损坏。若长期不用,涂抹防锈护油保存最佳。

对于难清洗的样品,推荐使用溶剂进行清洗。请勿长时间将分散头浸泡在强腐蚀性溶剂中。如应用于生化、制药、食品等无菌要求的行业,可以采用化学处理、蒸汽消毒等方式进行消毒。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参照EN285,纯蒸汽质量检测最繁琐、最易出错的一项即为干度检测,所以很多老师希望能够快速、便捷、高效解决这一难题,3分钟、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的热力学方法有节流法、称重法、加热法...

单细胞空间转录组研究CosMx SMI实验要点提示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单细胞空间转录组研究CosMx SMI实验要点提示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单细胞空间数据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单细胞空间转录组研究更加顺利?在选择好CosMx SMI平台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平台已有哪些可参考的内部经验?本期,小编整理SMI实验...

AniView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助力创伤性脑损伤诊断和手术监测研究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niView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助力创伤性脑损伤诊断和手术监测研究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罗细亮团队与中科院化学所荆莉红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用于创伤性脑损伤诊断/手术监测的高稳定、近红外发射量子点。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CS N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