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研究成果―大视野直接血细胞成像:单细胞时间分辨率突破至0.69毫秒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2个月前 (07-22)技术11
在微血管网络中,血细胞流动动态直接关系到组织器官健康。然而现有成像技术如激光扫描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存在显著局限:视野狭窄,仅能观测单条血管;时间分辨率不足,难以捕捉毫秒级变化;需外源造影剂且无法直接观测血细胞运动。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团队开发的直接血细胞流成像技术(DBFI)突破这些瓶颈,首次实现0.71mm×1.42mm大视野内对单个血细胞运动的直接观测,时间分辨率达0.69毫秒(1450帧/秒),无需任何标记剂。该技术不仅能精准量化毛细血管到动静脉的血流速度和通量,更在神经血管耦合、心跳脉动等动态过程研究中展现强大潜力,为微循环研究树立新标杆。

研究背景与技术挑战
01微循环研究的核心需求
脑微循环调控、肿瘤细胞追踪、神经活动与血流耦合等研究亟需高时空分辨率的血流动态数据。例如,神经血管耦合过程中,血流响应速度可达毫秒级,现有技术难以捕捉瞬时变化。

02 现有技术的致命局限
激光扫描显微镜 :依赖荧光标记,视野局限在单条血管,扫描速度难以兼顾大范围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虽能无标记体积成像,但仅通过多普勒效应或信号去相关间接推算血流,无法直接观测血细胞运动

“看不见”(无法直接观测血细胞)、“看不全”(视野小)、“跟不上”(时间分辨率不足)三大痛点长期阻碍微循环动态研究。

核心研究成果
01颠覆性设计策略
DBFI核心技术基于宽场反射显微镜(WRM)系统的创新改造:
空间非相干光源:氙灯光源通过多模液体导光管消除散斑噪声
高灵敏度相机:200万电子满阱容量实现300μm深层成像
智能背景扣除算法:动态分离血细胞信号与静态组织背景

02多场景验证突破
3D微血管网络动态图谱
首次实现全网络血流速度和通量同步测绘。动脉血流速度最高达12mm/s(误差<5%),毛细血管通量精度达92±29细胞/秒。

心跳脉动传导解密
观测到540次/分钟的心跳脉动在微血管中的传播时差:
动脉最先响应(上升沿陡峭)
毛细血管延迟5毫秒
静脉延迟15毫秒

神经血管耦合机制
触须刺激实验中:
动脉:血管扩张15.5%(阻力降低)
静脉:血流速度提升20.4%(无管径变化)
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激增35%,通量响应异质性显著

成果意义与转化
DBFI的理论创新在于首次通过光学信号直接解析血细胞运动轨迹,突破“间接测量”范式。其产业价值覆盖三大方向:

脑科学:为阿尔茨海默症、中等疾病的微循环障碍提供动态诊断工具
肿瘤学: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在微血管内迁移的实时追踪
药物研发:量化药物对微循环的调控效果

未来将通过长波长光源(提升成像深度)和像素合并技术(增强灵敏度)解决当前300μm深度限制,进一步拓展至临床内窥镜应用。

论文信息
声明:本文仅用作学术目的。
Kim G, Park HS, Shin P, Eom T, Yoon JH, Jeong Y, Oh WY. Direct Blood Cell Flow Imaging in Microvascular Networks.

DOI:10.1002/smll.202302244.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