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有蹄类原料-牛传染性鼻气管炎D结构与功能、表达与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2个月前 (07-14)技术11
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背景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属于疱疹病毒科 α 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粒子含双链 DNA 基因组(约 135 kb),编码 70 余种蛋白,其中包膜糖蛋白在病毒感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

二、IBRV 的 D 蛋白(gD)结构与功能
1. 分子特征与基因定位
  • 基因位置:gD 基因(UL53)位于病毒基因组的独特长区域(UL),全长约 1.4 kb,编码约 420 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含信号肽(N 端 20-30 个氨基酸)和跨膜区(C 端约 20 个氨基酸)。
  • 修饰与分子量:含 3-5 个 N - 糖基化位点,糖基化后分子量约 55-60 kDa,天然状态下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于病毒包膜表面。
2. 三维结构与功能域

基于伪狂犬病毒(PRV)gD 的晶体结构(PDB: 1N5U)推测,IBRV gD 结构分为:

  • 胞外区:由 A、B、C、D 四个结构域组成,其中 A 结构域含 “β- 三明治” 折叠,是受体结合的核心区域;B 结构域形成柔性环,暴露中和表位。
  • 跨膜区:α- 螺旋锚定在病毒包膜中,与 gH/gL 复合体相互作用。
  • 胞内区:短肽链(约 20 个氨基酸),含酪氨酸基序,参与病毒出芽时的胞内运输调控。
3. 核心功能
  • 病毒入侵的 “启动开关”
    gD 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多种受体结合,包括疱疹病毒进入介导因子(HVEM, TNFRSF14)、 nectin-1(PVRL1)和 3-O - 硫酸化肝素(3-O-sulfated heparan sulfate),触发 gH/gL 复合体构象变化,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 免疫原性与中和抗体靶标
    gD 是 IBRV 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糖蛋白之一,其暴露的线性表位(如 aa 120-150、aa 240-260)可诱导高效中和抗体,阻断病毒与受体结合,是疫苗设计的关键抗原。
三、gD 蛋白的表达与应用
1. 重组 gD 的制备 表达系统 优势 应用场景 杆状病毒 - 昆虫细胞 糖基化接近天然、二聚体组装效率高 疫苗抗原、诊断试剂 哺乳动物细胞(CHO) 复杂糖基化、活性接近天然 结构研究、中和试验标准品 大肠杆菌 产量高(100-200 mg/L)、成本低 非糖基化抗原初步筛选 2. 在诊断中的应用
  • ELISA 检测抗体:重组 gD 作为包被抗原,用于检测牛血清中的抗 IBRV 抗体(如 cELISA 试剂盒),特异性达 95% 以上,可区分自然感染与 gE 缺失疫苗免疫(gE/gD 双抗原检测策略)。
  • 中和试验(NT):gD 介导的中和抗体效价是评估牛群免疫保护力的核心指标,尤其适用于疫苗免疫后 2-4 周的抗体监测。
3. 在疫苗研发中的价值
  • 亚单位疫苗:杆状病毒表达的 gD 蛋白与佐剂(如铝佐剂)联用,可诱导牛产生中和抗体,对同源毒株保护率达 70%-80%,但对异源毒株交叉保护有限。
  • 基因缺失疫苗:构建 gD 缺失株(ΔgD)作为活载体疫苗,安全性高且可通过 gD 抗体检测区分疫苗株与野毒株(DIVA 策略),已在欧美部分国家应用。
  • 病毒样颗粒(VLP):gD 与 gB、gH/gL 共表达组装成 VLP,模拟天然病毒入侵过程,免疫原性显著强于单体蛋白,可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四、gD 的免疫逃逸与防控挑战
1. 抗原变异机制
  • 点突变与糖基化屏蔽:gD 的 A 结构域高变区(如 aa 180-200)易发生突变,导致受体结合能力改变;糖基化位点(如 Asn165)的增加或缺失可掩盖中和表位,降低抗体识别效率。
  • 抗体依赖增强(ADE):低亲和力抗 gD 抗体可能通过 Fc 受体介导病毒进入巨噬细胞,促进病毒复制(在体外实验中已观察到)。
2. 防控策略与前沿方向
  • 多表位疫苗设计:基于 gD 保守区(如 D 结构域)与高变区表位串联,扩大中和抗体覆盖范围,提升对异源毒株的保护力。
  • 黏膜免疫诱导:通过滴鼻免疫重组 gD 蛋白(结合黏膜佐剂如 CTB),诱导呼吸道黏膜 IgA 抗体,阻断病毒在鼻黏膜的初始感染。
  • 新型诊断技术开发:基于 gD 中和表位的胶体金试纸条、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实现现场快速检测(15-30 分钟出结果)。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gD 蛋白作为病毒入侵的关键因子和免疫原性蛋白,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推动了 IBRV 诊断技术和疫苗的革新。糖基化修饰与抗原变异是当前防控的主要挑战,而高效表达系统(如昆虫细胞)和结构生物学技术(如冷冻电镜)的结合,将为解析 gD 的受体结合机制、设计广谱疫苗提供新路径,助力 IBRV 的净化与控制。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聚醚醚酮(PEEK)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和骨科植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PEEK的生物惰性表面限制了其与骨组织的有效结合。传统上,通过涂覆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材料来提高...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参照EN285,纯蒸汽质量检测最繁琐、最易出错的一项即为干度检测,所以很多老师希望能够快速、便捷、高效解决这一难题,3分钟、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的热力学方法有节流法、称重法、加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