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有蹄类原料-牛病毒性腹泻E2蛋白的结构、功能与生物学意义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2个月前 (07-14)技术9
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与 E2 基因背景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引起牛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原。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E2 基因编码病毒表面糖蛋白 E2,是主要的包膜蛋白之一,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诱导中和抗体及抗原变异中起核心作用。BVDV 分为 BVDV-1 和 BVDV-2 两个基因型,E2 蛋白序列差异约 15%-20%,是毒株分型的重要依据。

二、E2 蛋白的结构特征
1.  分子组成与空间构象
  • 氨基酸序列:E2 蛋白由约 500-550 个氨基酸组成,含多个糖基化位点(N - 糖基化位点约 8-12 个),理论分子量约 60-65 kDa,糖基化后实际分子量可达 70-85 kDa。
  • 三级结构:基于同源建模(参考猪瘟病毒 E2 蛋白),E2 呈 “球状” 结构,由三个结构域(D1、D2、D3)组成: 
    • D1 结构域(N 端):含免疫优势表位,暴露于病毒表面,是中和抗体的主要靶区。
    • D2 结构域:富含 β- 折叠,形成 “茎区” 锚定在病毒包膜上,介导蛋白二聚化。
    • D3 结构域(C 端):保守性高,参与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
2.  糖基化修饰
  • 糖基化位点主要分布于 D1 结构域(如 Asn140、Asn225),糖链可掩盖抗原表位,影响抗体识别,也是病毒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三、生物功能特性
1.  病毒入侵与宿主细胞识别
  • 受体结合:E2 蛋白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如硫酸乙酰肝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结合,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促进病毒内吞。
  • 膜融合辅助:E2 与另一种包膜蛋白 E1 形成异源二聚体,E1 的疏水区在低 pH 条件下暴露,协助 E2 完成膜融合过程。
2.  免疫原性与抗原变异
  • 中和抗体靶标:E2 是 BVDV 中免疫原性最强的蛋白,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可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是疫苗设计的核心抗原。
  • 抗原漂移:D1 结构域的高变区(如 aa 200-250)易发生点突变和重组,导致不同毒株的 E2 抗原性差异,是 BVDV 持续流行的重要原因(如北美 BVDV-2b 亚型与欧洲 BVDV-1a 亚型的 E2 同源性仅 75%)。
3.  免疫逃逸机制
  • 糖基化屏蔽:N - 糖基化形成 “糖萼” 结构,掩盖关键抗原表位,降低抗体识别效率。
  • 干扰补体系统:E2 可与宿主补体调节蛋白(如 CD55)结合,抑制补体介导的病毒裂解。

四、重组 E2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1.  表达系统选择 系统 优势 挑战 应用场景 杆状病毒 - 昆虫细胞 糖基化修饰接近天然、可溶性表达 成本高、周期长(10-14 天) 疫苗抗原、中和抗体检测 哺乳动物细胞(HEK293) 复杂糖基化、抗原构象更接近天然 产量低(50-100 mg/L)、工艺复杂 结构研究、高端诊断试剂 大肠杆菌 表达量高(300-600 mg/L)、成本低 糖基化缺失、需复性(活性低) 非糖基化抗原筛选、初步研究 2.  纯化工艺(以杆状病毒系统为例)
  • 分泌表达:重组杆状病毒感染 Sf9 细胞,E2 蛋白通过内质网 - 高尔基体途径分泌至培养液中,糖基化修饰完整。
  • 亲和层析:Protein A/G 柱捕获(利用 IgG 结合域),或通过 His-tag 标记结合 Ni-NTA 柱,洗脱后纯度达 90% 以上。
  • 层析优化:辅以离子交换层析(IEC)去除杂蛋白,凝胶过滤层析(SEC)验证蛋白聚体状态(天然 E2 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五、E2 蛋白的应用与研究前沿
1.  诊断检测
  • ELISA 检测:重组 E2 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于检测牛血清中的抗 BVDV 抗体(如 IDEXX 公司的 cELISA 试剂盒),或捕获病毒抗原(抗原检测 ELISA)。
  • 中和试验(NT):E2 蛋白介导的中和抗体检测是评估牛群免疫状态的金标准,尤其适用于疫苗免疫效果监测。
2.  疫苗研发
  • 亚单位疫苗:杆状病毒表达的 E2 蛋白与佐剂(如 MF59)联用,可诱导牛产生高效中和抗体,对同源毒株保护率达 80% 以上,但对异源毒株交叉保护有限。
  • 活载体疫苗:将 E2 基因插入痘病毒或腺病毒载体,构建重组疫苗,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如 CD4+ T 细胞对 E2 保守表位的应答)。
  • 病毒样颗粒(VLP):E2 与 E1 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共同表达,自组装形成 VLP,模拟天然病毒结构,免疫原性显著优于单体蛋白。
3.  抗病毒药物靶点
  • 针对 E2 的受体结合域设计多肽抑制剂(如 D3 结构域模拟肽),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已在体外实验中抑制 BVDV 感染(IC50 约 10-50 μM)。

六、防控意义与挑战
  • 抗原变异应对:BVDV E2 高变区的持续进化导致疫苗保护效力下降,需定期更新疫苗株(如根据流行毒株 E2 序列构建多价疫苗)。
  • 先天性感染防控:E2 蛋白抗体可通过初乳传递给犊牛,但持续感染(PI)牛的存在仍是防控难点,需结合 E2 抗原检测(如免疫荧光法)淘汰 PI 牛。
  • 新型诊断技术开发:基于 E2 抗原表位的胶体金试纸条、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现场大规模筛查。

牛病毒性腹泻 E2 蛋白作为病毒包膜的关键免疫原性蛋白,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推动了 BVDV 诊断技术和疫苗的发展。糖基化修饰与抗原变异是当前研究的核心挑战,而高效表达系统(如昆虫细胞)和结构生物学技术(如冷冻电镜)的应用,将为解析 E2 的构象动态、设计广谱疫苗提供新策略,助力牛病毒性腹泻的净化与防控。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