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Science Advances》发现:0.8秒高速红外影像图谱实现精确病理诊断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2个月前 (07-14)技术10
美国科学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中红外成像技术CP-NTA,首次实现亚秒级百万像素级化学图谱采集。该技术通过飞秒激光啁啾调控与非简并双光子吸收原理,将传统需数分钟的光谱数据采集缩至0.8秒,同时保持>400cm⁻¹宽谱覆盖与8.4cm⁻¹高分辨率,为实时观测细胞代谢、药物反应等动态过程打开新窗口。

核心突破者David Knez与Dmitry A. Fishman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Spectral imaging at high definition and high speed in the mid-infrared》的突破性论文,通过实验证明该技术可在32毫秒内区分聚合物化学成分,颠覆了传统中红外检测依赖液氮冷却、机械扫描的技术范式。

重要发现
01啁啾脉冲实现光谱-时间编码 
研究团队利用15厘米硅棒将40飞秒中红外脉冲拉伸至4.5皮秒(图1C-D),使不同频率光按线性序列抵达探测器。当脉冲穿过7微米聚苯乙烯薄膜时,其分子振动吸收特征(如2923cm⁻¹的C-H键)被编码为时间域强度波动(图3D)。通过116飞秒近红外门控脉冲扫描时间延迟,直接读取光谱信息,规避了传统傅里叶变换的复杂重建流程。

关键验证:对比啁啾/非啁啾脉冲响应(图3B/D),证明线性啁啾下时间信号与吸收光谱误差<5%(图3E/F),频率-时间转换率达0.072cm⁻¹/fs。

02 百万像素相机并行探测
实验采用1.3百万像素InGaAs相机(1280×1024),以16毫秒/帧速率捕获宽场图像(图2)。中红外光(3.33μm)与门控脉冲(1900nm)在相机芯片发生非简并双光子吸收,将中红外光子转化为可见信号。该设计突破汞镉碲(MCT)探测器像素限制,单帧覆盖面积较传统128×128阵列提升80倍。

灵敏度突破:单像素接收5飞焦中红外能量(约1.5×10⁴光子),未来千赫兹系统可进一步降至阿焦(10⁻¹⁸J)级。

03 秒级构建化学空间分布
对PMMA/聚苯乙烯双层膜成像时(图4),通过扫描时间延迟获取2823–3025cm⁻¹范围光谱数据立方体。选取2923cm⁻¹(聚苯乙烯吸收峰)与2950cm⁻¹(PMMA吸收峰)生成双通道图像(图5B/D),仅用32毫秒即实现两种聚合物的空间区分。类似策略应用于乙醇、硅油等样本(图6),清晰呈现化学分布异质性。

速度碾压:传统量子级联激光(QCL)扫描需3秒(128×128像素),CP-NTA在0.8秒内完成百万像素级采集。

创新与亮点
01攻克百年技术瓶颈
速度革命:将宽谱成像从分钟级压缩至亚秒级,较现有最快技术提速60倍
像素飞跃:突破红外探测器低像素密度(≤16k像素)限制,实现百万像素高清成像
零重建成本:规避傅里叶变换算法需求,原始数据直接可视化

02 开启四大应用场景
实时病理诊断:术中0.8秒获取组织化学图谱,替代30分钟冷冻切片
工业在线质检:生产线秒级监测聚合物分层、药品结晶过程
环境动态追踪:无人机载系统实时绘制污染物扩散热力图
极弱光探测:未来系统可检测单细胞代谢产物的痕量信号
成本颠覆:无需液氮冷却装置,相机芯片兼容常温操作,系统成本降低70%

总结与展望
CP-NTA技术通过啁啾脉冲时频映射与非简并双光子探测的创新融合,首次实现中红外光谱成像在速度、精度、易用性三维突破。其亚秒级百万像素采集能力,为化学与生物过程的原位动态观测提供全新范式。

未来升级路径已明确:
帧率突破:通过激光-相机同步将采集速率从62.5Hz提升至100Hz
延迟线革新:采用声光调制实现>20Hz光谱扫描(现为1Hz)
芯片优化:开发无保护窗InGaAs相机,提升中红外透射率300%
多模态扩展:结合相干拉曼散射实现振动光谱全覆盖

论文通讯作者Fishman预言:“这项技术将中红外成像推进到视频级时代,人类即将看到化学反应在分子尺度的实时电影。”当化学成像突破时间枷锁,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将迈入全新纪元。

论文信息
声明:本文仅用作学术目的。

Knez D, Toulson BW, Chen A, Ettenberg MH, Nguyen H, Potma EO, Fishman DA. Spectral imaging at high definition and high speed in the mid-infrared. Sci Adv. 2022 Nov 18;8(46):eade4247. 

DOI:10.1126/sciadv.ade4247.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聚醚醚酮(PEEK)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和骨科植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PEEK的生物惰性表面限制了其与骨组织的有效结合。传统上,通过涂覆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材料来提高...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

病毒疫苗检测与质量控制中,MetaSPR技术如何确保疫苗高效安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病毒疫苗检测与质量控制中,MetaSPR技术如何确保疫苗高效安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在与病毒的斗争中,我们如何确保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如何为公众健康、畜牧业、宠物健康提供坚实保障?答案在于严格的病毒疫苗检测与质量控制。MetaSPR技术以其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监测能力,成为了这一环节...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参照EN285,纯蒸汽质量检测最繁琐、最易出错的一项即为干度检测,所以很多老师希望能够快速、便捷、高效解决这一难题,3分钟、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的热力学方法有节流法、称重法、加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