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犬腺病毒 1/2 型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背景与制备流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一、犬腺病毒与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背景
二、抗 CAV-1/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1. 抗原制备
三、抗 CAV-1/2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应用
1. 特异性验证
四、抗 CAV-1/2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案例
1. CAV-1/2 分型检测 ELISA
五、局限性与发展方向
1. 局限性
犬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 CAV)分为 CAV-1 和 CAV-2 两种血清型:
- CAV-1:可引起犬传染性肝炎(ICH),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损伤;
- CAV-2:主要引起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犬窝咳),常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如犬副流感病毒、犬瘟热病毒)协同感染。
单克隆抗体(mAb)因其高特异性和均一性,在 CAV-1/2 的检测、分型及致病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抗 CAV-1/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1. 抗原制备
- CAV-1/2 抗原选择:
- 抗原纯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如 CsCl 离心)或层析法去除宿主细胞蛋白,确保抗原纯度。
- 实验动物:常用 Balb/c 小鼠或大鼠,通过腹腔注射抗原(辅以弗氏佐剂),免疫 3-4 次(间隔 2-3 周),末次免疫后 3-5 天取脾脏分离脾细胞。
- 免疫策略:若需制备同时识别 CAV-1/2 的交叉反应抗体,可使用混合抗原免疫;若需分型特异性抗体,需分别使用 CAV-1 和 CAV-2 抗原免疫。
- 细胞融合: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 SP2/0、NS0)在 PEG 或电融合条件下融合,通过 HAT 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 筛选方法:
- 间接 ELISA:以 CAV-1/2 抗原包被板,筛选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 中和试验(NT):检测抗体对病毒感染细胞的中和能力,筛选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
- 免疫荧光(IFA):验证抗体与病毒感染细胞的结合特异性,排除非特异性反应。
- 体内扩增:杂交瘤细胞注射至小鼠腹腔,收集腹水,通过 Protein A/G 亲和层析或硫酸铵沉淀法纯化抗体。
- 体外扩增:无血清培养基大规模培养,结合层析技术纯化,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三、抗 CAV-1/2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应用
1. 特异性验证
- 型间交叉反应:通过 ELISA/Western blot 检测抗体与 CAV-1 和 CAV-2 的结合活性,区分:
- 型特异性抗体:仅识别 CAV-1 或 CAV-2 单一型别;
- 交叉反应抗体:同时识别 CAV-1 和 CAV-2(如针对保守抗原表位)。
- 中和活性验证:通过病毒中和试验确定抗体是否能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评估其潜在治疗价值。
- 病毒检测与分型:
- 病毒中和机制研究:通过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分析 CAV-1/2 的入侵机制(如纤维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位点)。
- 治疗性抗体开发:针对 CAV-1 引起的重症肝炎,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可作为被动免疫制剂,与抗病毒药物联用提高疗效。
- 疫苗研发工具:筛选能识别病毒保护性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指导亚单位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的设计。
四、抗 CAV-1/2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案例
1. CAV-1/2 分型检测 ELISA
- 原理:
- 包被板分别固定 CAV-1 和 CAV-2 特异性抗原;
- 待检样本中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通过酶标二抗显色,根据 OD 值判断样本中 CAV-1 或 CAV-2 抗体的类型及滴度。
- 优势:相比传统血清学方法,单克隆抗体 ELISA 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区分两种血清型的感染。
- 实验模型:建立 CAV-2 感染的犬类模型,注射特异性中和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对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的缓解效果及病毒载量的下降趋势。
- 应用价值: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幼犬,单克隆抗体可作为紧急干预手段,降低继发细菌感染的风险。
五、局限性与发展方向
1. 局限性
- 病毒抗原变异:CAV-1/2 的结构蛋白可能因基因突变导致抗原表位改变,影响单克隆抗体的结合效率。
- 生产成本与规模化:传统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周期长、成本高,需结合重组抗体技术(如噬菌体展示、酵母展示)优化生产流程。
- 双特异性抗体:设计同时识别 CAV-1 和 CAV-2 保守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提高检测或治疗的广谱性。
- 纳米抗体(VHH)开发:从骆驼科动物中筛选抗 CAV-1/2 的纳米抗体,其分子量小、稳定性高,更适合作为诊断探针或口服治疗剂。
- 联合检测体系:将抗 CAV-1/2 单克隆抗体与抗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等抗体组合,开发多联检测试剂盒,满足临床快速筛查需求。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