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癌胚抗原CEA(CD66e/CEACAM5)的结构、功能及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2个月前 (06-27)技术9

癌胚抗原CEA,又被称为CD66e或CEACAM5,作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关键分子,在肿瘤相关研究中占据着独特地位。

CEA 的结构
CEA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员,其编码基因是 CEACAM5,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CEA 借助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在细胞膜上,这一特性使其具备膜蛋白和分泌蛋白两种存在形式,为其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奠定了基础。当膜锚定区被磷脂酶 C 和磷脂酶 D 裂解时,CEA 便会进入循环系统,这一过程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

从分子结构层面来看,CEA 由 7 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组成,包括 1 个可变(lgV)样结构域(N 结构域)和 6 个 lgC 样结构域(A1、B1、A2、B2、A3、B3) 。在这些结构域前后,分别存在信号肽(1 - 34AA)和前体肽(686 - 702AA),前体肽在成熟过程中会被移除。CEA 的这种结构特征,尤其是其富含的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为其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结构基础。这些结构域的存在,使得 CEA 能够与其他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参与细胞间的粘附、信号传导等重要过程。



CEA家族
CEA 基因家族庞大且复杂,依据序列与功能的相似性可分为 CEA 相关细胞粘附分子(CEACAM)、妊娠特异性糖蛋白(PSG)以及假基因三类。其中,CEACAM 类包含 12 个基因成员,各成员间蛋白质序列相似度在 17 - 88%,并且胞外区都呈现高度糖基化修饰。糖基化修饰的差异,在癌细胞中尤为显著,正常细胞中 CEA 分子量约为 72kDa,而在癌细胞系和癌症患者样本中,其分子量可高达 180 至 200kDa,这一变化影响着 CEA 的功能特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间相互作用
CEA 作为细胞间粘附分子,借助 GPI 锚定在细胞膜上,能够连接上皮细胞膜及相邻细胞群。CEA 与整合素 α5β1 共定位,强化了细胞与纤连蛋白的结合能力,促进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同时,CEA 还能通过反向平行的 CEA - CEA 同种相互作用,以及 CEA - CEACAM1、CEA - CEACAM6 异种相互作用,发挥细胞粘附功能,维持细胞间的稳定联系,在组织形态的构建和维持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免疫反应
肿瘤组织中 CEA 的高表达现象较为常见,且这种肿瘤特异性糖基化修饰的 CEA 能够与树突状细胞上的 DC - SIGN 相互作用,抑制树突状细胞对肿瘤进展相关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一机制使得肿瘤细胞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为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CEA 的这一功能成为肿瘤治疗面临的一大挑战,也促使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如何打破这种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

失巢凋亡
失巢凋亡是一种因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而引发的细胞死亡现象,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肿瘤细胞在转移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抵抗失巢凋亡。CEA 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可以激活整合素信号通路,破坏组织结构,抑制细胞分化和失巢凋亡。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 CEA 能够直接与 DR5 结合,抑制 DR5 介导的下游死亡信号传递,使癌细胞逃避失巢凋亡。此外,CEA 还能与 TGF - β I 型受体(TβRI)相互作用,改变下游的 TGF - β 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进一步推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癌细胞转移
在肿瘤转移方面,CEA 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结直肠癌为例,当结直肠癌细胞释放的 CEA 水平上升时,会触发肝脏中 Kupffer 细胞的活化。CEA 与 Kupffer 细胞表面的 hnRNP M4 分子结合,诱导 Kupffer 细胞过度表达细胞因子,改变肝脏微环境,使结直肠癌细胞能够在肝脏中存活并促进转移。不仅如此,其他终末分化巨噬细胞(如肺泡巨噬细胞)以及某些癌细胞表面也表达 hnRNP M4,CEA 与之结合可能在肿瘤的肺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类似作用。虽然目前 CEA 影响癌细胞转移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这一发现为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和肿瘤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向。

小结
癌胚抗原 CEA 的结构与功能紧密关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免疫逃逸等多个关键环节中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基于对 CEA 的深入了解,开发出更加精准有效的肿瘤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为攻克肿瘤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

产品信息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聚醚醚酮(PEEK)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和骨科植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PEEK的生物惰性表面限制了其与骨组织的有效结合。传统上,通过涂覆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材料来提高...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AniView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助力创伤性脑损伤诊断和手术监测研究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niView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助力创伤性脑损伤诊断和手术监测研究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罗细亮团队与中科院化学所荆莉红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用于创伤性脑损伤诊断/手术监测的高稳定、近红外发射量子点。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CS Nano...

STED标记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优势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STED标记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优势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从理想到现实:一个追光者的STED使用史​ 李晓明(上海科技大学)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科学史专家们喜欢讨论的课题,它们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激发,一起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科学史专家偏向认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