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CD30作为肿瘤治疗领域新靶点的特性及相关ADC和双抗药物的研究进展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3个月前 (06-24)技术8

CD30 靶点的发现与特性
在肿瘤治疗领域,新靶点的发现与研究为攻克癌症带来了新的曙光,CD30 靶点便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个。CD30 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自 1982 年在霍奇金淋巴瘤(HL)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中被发现以来,就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科研人员眼中疾病治疗的理想靶点。

CD30 与细胞的增殖、死亡关系紧密。当它受到刺激,会诱导受体三聚化并启动信号转导,激活核因子 -κB(NFκB)通路,同时参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在肿瘤细胞中发挥抗凋亡和促生存作用。而且,MAPK/ERK 通路与 NFκB 之间存在的正反馈环,不仅助力细胞存活,还会使 CD30 表达上调。在健康细胞中,CD30 基本不表达,仅在正常激活的 T 细胞和 B 细胞表面低表达;但在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细胞表面,它却呈现高表达状态。这种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间的差异化表达,理论上能降低治疗时的脱靶毒性,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早期 CD30 靶点药物的困境
早期针对 CD30 靶点开发的药物,如第一代抗 CD30 单抗 SGN - 30、MDX - 060,肿瘤抑制效果不佳。第二代抗 CD30 单抗虽通过去岩藻糖基化提升了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但临床疗效仍不尽人意。CD30 双抗药物如 H22xKi - 4 疗效有限,CD30 ADC 药物 BerH2 - S06 临床疗效短暂。

CD30 ADC 药物的突破 —— 维布妥昔单抗
不过,一款名为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现,改变了 CD30 靶点药物的困境。
Adcetris 由西雅图遗传公司研发,它由靶向 CD30 的人鼠嵌合单抗 Brentuximab、瓜氨酸 - 缬氨酸随机偶联的二肽连接子以及小分子药物 MMAE(Auristatin E)组成,药物 - 抗体比(DAR)为 4。当 Adcetris 与肿瘤细胞膜上的 CD30 受体结合后,会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溶酶体,连接子被蛋白酶水解断裂,释放出的 MMAE 与细胞质微管蛋白结合,阻滞细胞周期的 G2/M 期,促使细胞死亡。其采用的可裂解 Linker,还能让 MMAE 作用于周围细胞,对 CD30 非阳性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效应。Adcetris 在 HL 和 ALCL 的临床有效率分别高达 73% 和 86%,2011 年获 FDA 批准上市,2020 年获 NMPA 批准上市,市场表现优异,销售额持续增长。国内复旦张江 / 交联药物也在布局 CD30 ADC 药物 F0002 - ADC,目前处于 Ⅰ 期临床招募阶段。

CD30 双抗的研究进展
在 CD30 双抗领域,虽然目前尚无药物获批,但 Affimed 公司的 AFM13 展现出了潜力。AFM13 是一款四价串联的 CD16A×CD30 双抗,可介导巨噬细胞和 NK 细胞对 CD30 阳性细胞的特异性杀伤,通过 ADCC 和 ADCP 作用发挥抗肿瘤效果。2021AACR 年会上公布的 Ⅰ 期试验结果显示,其治疗复发性 / 难治性 CD30 阳性霍奇金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达 100%,且安全性良好。

CD30 CART 细胞疗法的探索
CART 细胞疗法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热门方向,CD30 CART 疗法也在积极研究中。对于淋巴瘤患者,由于 CD19 并非在所有淋巴瘤细胞表面表达,CD30 成为了新的研究靶点。与抗体药物相比,CD30 CART 疗法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望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持久的治疗方案。国内的优卡迪、波睿达和宜明细胞等企业都在布局相关研究,宜明细胞开展的非注册临床试验已证明其有效应答率达 92%,总体 CR 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CD30 靶点在肿瘤治疗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ADC 药物维布妥昔单抗已成功上市并获得认可,双抗和 CART 细胞疗法也在不断探索前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未来 CD30 靶点有望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推动肿瘤治疗领域迈向新的高度。

产品信息


参考文献
1.Jerry Thwin Wong, et al. Blood (2018)132 (Supplement 1): 5311
2.Sabattini E, PIzzi M, Tabanelli V, et al. Haematologica, 2013, 98(8): e81-82.
3.Willemze R, Jaffe ES, Burg G, et al. Blood, 2005, 105(10):3768-3785.

杭州斯达特  (www.starter-bio.com) 志在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优质的抗体、蛋白、试剂盒等产品及研发服务。依托多个开发平台:重组兔单抗、重组鼠单抗、快速鼠单抗、重组蛋白开发平台(E.coli,CHO,HEK293,InsectCells),已正式通过欧盟98/79/EC认证、ISO9001认证、ISO13485。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聚醚醚酮(PEEK)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和骨科植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PEEK的生物惰性表面限制了其与骨组织的有效结合。传统上,通过涂覆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材料来提高...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

病毒疫苗检测与质量控制中,MetaSPR技术如何确保疫苗高效安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病毒疫苗检测与质量控制中,MetaSPR技术如何确保疫苗高效安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在与病毒的斗争中,我们如何确保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如何为公众健康、畜牧业、宠物健康提供坚实保障?答案在于严格的病毒疫苗检测与质量控制。MetaSPR技术以其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监测能力,成为了这一环节...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方法之节流法是否适用于制药行业蒸汽干度检测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参照EN285,纯蒸汽质量检测最繁琐、最易出错的一项即为干度检测,所以很多老师希望能够快速、便捷、高效解决这一难题,3分钟、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 蒸汽干度检测常见的热力学方法有节流法、称重法、加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