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 蛋白(PEDV-N)单克隆抗体解析 一、PEDV-N 蛋白
特性与抗原优势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其 N(核衣壳)蛋白是病毒最保守的结构蛋白,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特征: 分子量约 46 kDa,由 415-432 个氨基酸组成,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亲水性强。 含多个抗原表位,包括线性表位(如氨基酸残基 100-150、200-250)和构象表位,
免疫原性高。 抗原优势: 保守性:不同 PEDV 毒株(如经典株 CV777、变异株 AJ1102)的 N 蛋白氨基酸同源性>95%,显著高于 S 蛋白(同源性约 80%),适合
制备广谱抗体。 稳定性:N 蛋白不参与病毒与宿主
细胞的结合,不易因免疫
压力发生突变,抗体识别表位更稳定。 二、PEDV-N 单克隆抗体制备关键流程 1. 抗原制备与免疫策略 重组 N 蛋白表达: 载体选择:常用 pET 系列原核表达载体(如 pET-28a),在 BL21 (DE3) 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或使用杆状病毒 - 昆虫细胞
系统(真核表达,更接近天然构象)。 纯化方法:Ni-NTA 亲和层析纯化,纯度需≥95%(SDS-PAGE 验证),抗原浓度调整至 1 mg/mL 用于免疫。 动物免疫: 模型:6-8 周龄 BALB/c 小鼠,腹腔注射重组 N 蛋白(50 μg / 次)+ 弗氏完全佐剂(首次),后续用不完全佐剂加强免疫 3-4 次,间隔 2 周。 免疫监测:末次免疫后 7 天采血,ELISA 检测血清抗体效价,需≥1:10⁴方可进行细胞融合。 2. 杂交瘤制备与筛选 细胞融合: 免疫小鼠脾细胞与 SP2/0 骨髓瘤细胞按 5:1 比例混合,PEG1500 诱导融合,HAT
培养基筛选 7-10 天。 阳性克隆筛选: 双抗体夹心 ELISA:包被重组 N 蛋白,检测杂交瘤
培养上清中的抗体,筛选 OD 值>2.1 倍阴性对照的克隆。 Western blot 验证:用 PEDV 感染的 Vero 细胞裂解液检测抗体与天然 N 蛋白的结合活性。 毒株交叉反应性测试:用经典株(CV777)和变异株(AJ1102、DR13)的 N 蛋白验证抗体广谱性。 3. 单克隆化与抗体生产 有限稀释法:将阳性杂交瘤细胞稀释至 0.5 细胞 / 孔,克隆化培养 2-3 轮,确保单克隆性。 抗体生产: 腹水制备:小鼠腹腔注射降植烷(0.5 mL / 只)预处理,7 天后注射杂交瘤细胞(1×10⁶/ 只),7-10 天收集腹水,抗体浓度可达 5-10 mg/mL。 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离心后通过 Protein A/G 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纯度>98%。 三、PEDV-N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参数 1. 抗原识别特性 表位定位: 通过肽段扫描(Peptide scanning)确定表位,常见高免疫原性区域包括: 氨基酸残基 120-135(线性表位,经典株与变异株高度保守); 残基 280-300(含 α- 螺旋结构,构象表位,部分抗体依赖此区域结合)。 交叉反应性: 对 PEDV 各
基因型(如 G1a、G2a、G2b)毒株的 N 蛋白结合率>95%,对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TGEV 等无交叉反应(ELISA 验证)。 2.
功能活性参数 亲和力(KD 值): 高亲和力抗体 KD 值<10⁻⁹ M(BLI 或 SPR 检测),典型值为 10⁻¹⁰-10⁻¹¹ M,确保检测灵敏度。
应用场景活性: 诊断:适用于双抗体夹心 ELISA(检测限可达 1 ng/mL PEDV 抗原)、免疫荧光(IFA)、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时间<15 分钟)。 中和活性:N 蛋白抗体无病毒中和能力(因 N 蛋白不参与病毒入侵),中和抗体需针对 S 蛋白。 3. 稳定性与效期 保存条件:纯化抗体用 PBS(pH 7.4)稀释至 1 mg/mL,添加 0.02% 叠氮钠,4℃保存 6 个月活性≥90%,-20℃可长期保存。 批间一致性:不同批次抗体 ELISA 效价差异≤10%(CV 值<10%),需通过 3 次独立制备验证。 四、PEDV-N 抗体的应用场景与优势 应用类型
技术要点 优势 病原检测 - ELISA:包被抗体(10 μg/mL)+ 检测抗体(5 μg/mL),
标准曲线范围 0.1-100 ng/mL - 胶体金试纸条:T 线包被 N 抗体,C 线包被羊抗鼠 IgG 对变异株检测灵敏度高,不受 S 蛋白突变影响,适合流行病暴发期的快速筛查。 病毒定量 荧光定量 PCR 联合 N 抗体免疫捕获(RT-PCR-IP),提高低载量
样本检出率(检测限降至 10² 拷贝 /mL) 结合分子与免疫技术,减少
核酸检测假阴性。 疫苗评估 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的 N 抗体水平,评估疫苗免疫原性(如灭活疫苗诱导的 N 抗体效价≥1:10³) N 抗体效价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可作为疫苗保护力的辅助指标。 基础研究 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 N 蛋白与宿主蛋白(如 RIG-I、MDA5)的相互作用,或用于病毒样颗粒(VLP)组装研究 高特异性抗体可精准识别天然 N 蛋白的结合伴侣。 五、
制备与应用注意事项 抗原构象影响:真核表达的 N 蛋白(如昆虫细胞表达)比原核表达的包涵体蛋白更易诱导构象表位抗体,建议优先选择
真核表达系统。 检测方法优化:ELISA 检测时需注意 N 蛋白的包被浓度(最佳 5-10 μg/mL)和封闭条件(5% 脱脂奶粉优于 BSA),避免非特异性结合。
生物安全:使用 PEDV 活病毒进行 IFA 或中和试验时,需在 BSL-2
实验室操作,灭活病毒需验证失活(56℃ 30 分钟 + 核酸酶处理)。 如需开发针对 PEDV 的治疗性抗体,需结合 S 蛋白抗体(中和活性)与 N 蛋白抗体(检测辅助),形成联合检测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