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乳腺病理免疫组化从标记物判读到陷阱规避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3个月前 (06-10)技术12

乳腺来源肿瘤的免疫组化「侦探工具」:精准识别与暗藏陷阱
在乳腺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如同病理医生的「显微镜 + 侦探手册」,既能锁定肿瘤起源,也可能因解读误区误入歧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专家曾在《Mod Pathol》杂志系统梳理过关键标记物的「使用说明书」,即便时隔数年,这些知识仍在临床实践中扮演「避雷指南」的角色。尤其当面对 ER 阴性或三阴型乳腺癌时,正确判读 GATA3、SOX10 等指标,可能成为鉴别诊断的「胜负手」。

  • ER 阳性乳腺癌:经典标记物的「双保险」与陷阱

▶ GCDFP-15 与 mammaglobin:特异性与敏感性的「天平
特性:GCDFP-15(胞质着色)以「高特异性」著称,堪称 ER 阳性乳腺癌的「身份印章」,而 mammaglobin(胞质着色)则以「高敏感性」见长,在低级别至中级别 ER 强阳性肿瘤中阳性率超 90%。


图1.ER阳性乳腺癌中的GCDFP-15表达。几乎所有的ER阳性乳腺癌都会胞质阳性表达这一标记(D)以及mammaglobin和GATA3,尤其组织学为低级别(A)至中级别(B)的肿瘤,以及ER弥漫强阳性的肿瘤(C)

陷阱预警:二者在三阴型乳腺癌中敏感性暴跌(mammaglobin<35%,GCDFP-15 仅 16%),且需警惕皮肤大汗腺癌的「冒名顶替」—— 结合原位癌成分或临床定位可破局。

▶ GATA3:细胞核里的「全能侦探」
介绍:作为转录因子,GATA3 在 ER 阳性乳腺癌中阳性率超 90%,更成为三阴型乳腺癌的「救场选手」(阳性率 50%-83%),细胞核着色的特性让判读更直观。

迷惑项提示:淋巴细胞天然表达 GATA3 可作内对照,但需警惕尿路上皮癌、鳞癌等「跨界选手」的干扰。

  • 三阴型乳腺癌:非常规标记物的「突围战」

▶ SOX10:神经嵴标记物的「跨界助攻」
介绍:本是神经嵴来源肿瘤(如黑色素瘤)的标记物,却在三阴型乳腺癌中「另辟蹊径」,阳性率达 66%-74%,尤其适用于 GATA3 阴性病例。


图3.三阴型乳腺癌中的SOX10表达。本例为高级别的三阴型乳腺癌(A),上皮表达广谱CK(CAM5.2;B)。GATA3标记阴性,淋巴细胞有阳性着色可作为内对照(C);但SOX10呈弥漫、强阳性细胞核着色(D)

关键证据:外周神经施万细胞的阳性内对照可辅助判读,但需与黑色素瘤展开「细胞核着色对决」。

▶ S100:胞质与核的「双面间谍」
矛盾特性:ER 阳性与阴性乳腺癌均可表达 S100(胞质 + 核着色),本是肌上皮分化的「线索」,却因与黑色素瘤、颗粒细胞瘤的交叉反应成为「混淆项」。


图4.乳腺癌中的S100免疫组化。本例为高级别的ER阴性肿瘤,胞质呈颗粒状(A),免疫组化广谱CK(AE1/AE3)证实为上皮分化(B),且GATA3细胞核阳性(C),支持为乳腺来源。S100细胞质及细胞核着色(D),也支持可能为黑色素瘤或颗粒细胞瘤。

鉴别要点:需联合广谱 CK(AE1/AE3)等上皮标记物,破除 S100 带来的「身份迷雾」。

关键免疫染色和潜在缺陷的总结见下表:

  • Melanoma

在腋窝或乳房中发现的低分化、高级别上皮样肿瘤时,应考虑黑色素瘤。用于诊断黑色素瘤的免疫染色包括HMB45、Melan A、MITF、S-100和Sox10图5)。S-100和Sox10对间质性黑色素瘤的敏感度高于HMB45、Melan A和MITF,因此在用于识别黑色素瘤的靶向免疫检测中,建议同时使用S-100和Sox10。然而,在处理高级别ER−肿瘤时,这一做法存在显著的诊断陷阱,因为三阴性乳腺癌和黑色素瘤都可能表现为Sox10+和S-100+阳性。此外,Sox10和S-100也能标记颗粒细胞瘤,这种肿瘤常见于乳腺。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至少需要加入一种泛细胞角蛋白免疫染色(如AE1/AE3、CK903 [34βe12]或Cam5.2),因为三阴性乳腺癌通常会显示细胞角蛋白阳性,而黑色素瘤则为阴性


图5.乳腺转移性黑色素瘤。这种黑色素瘤可能表现出高核级、核内含物、频繁的有丝分裂活动和黑色素色素(A)。黑色素瘤对泛细胞角蛋白(Cam5.2)呈阴性(B),但可能显示细胞质HMB45 (C)、核MITF (D)、细胞质和核S- 100 (E)以及核Sox10 (F)的弥漫性标记。

免疫组化判读的「辩证哲学」
乳腺病理的免疫组化诊断,本质是一场「证据链」的构建游戏 —— 没有绝对特异的标记物,只有综合分析的「辩证思维」。从 GCDFP-15 的「严格筛选」到 GATA3 的「广谱侦查」,从 SOX10 的「跨界支援」到 S100 的「险预警」,每个指标都是病理医生手中的「工具」,而避开陷阱的关键,在于始终牢记:没有单一指标能独立宣判,唯有结合临床、形态与分子的「多维证据」,才能揭开肿瘤起源的真相。

Reference:
https://news.ipathology.cn/article/6205.html

Cimino-Mathews A. Novel use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breast pathology: interpretation and PItfalls. Mod Pathol. 2021;34(Suppl 1):62-77. doi:10.1038/s41379-020-00697-3

产品信息


杭州斯达特 (www.starter-bio.com)志在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优质的抗体、蛋白、试剂盒等产品及研发服务。依托多个开发平台:重组兔单抗、重组鼠单抗、快速鼠单抗、重组蛋白开发平台(E.coli,CHO,HEK293,InsectCells),已正式通过欧盟98/79/EC认证、ISO9001认证、ISO13485。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聚醚醚酮(PEEK)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和骨科植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PEEK的生物惰性表面限制了其与骨组织的有效结合。传统上,通过涂覆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材料来提高...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