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电穿孔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细胞转染中的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4个月前 (05-22)技术14
在分子生物学的世界里,科学家们常常需要把“外来分子”送进细胞里,比如质粒DNA、siRNA、小分子药物或蛋白质。这项操作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因为细胞膜就像一道防御严密的“城墙”,平时滴水不漏。但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这道“城门”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微小的“入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电穿孔(Electroporation)。

电穿孔是什么?
电穿孔是一种使用短暂高电脉冲,在细胞膜上形成暂时性微孔的技术。通过这些微孔,外源性分子(如DNA、RNA等)就能进入细胞内部。当电场结束后,细胞膜通常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自行修复,继续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通俗来讲,电穿孔就像是“敲门不应,直接刷门禁开门”:在短时间内打开细胞膜,让有用的东西进去,然后迅速恢复原样。

可逆 vs 不可逆电穿孔根据电压和脉冲时间的不同,电穿孔又分为:
  • 可逆电穿孔:常用于科研转染,细胞可以恢复并继续存活;
  • 不可逆电穿孔:用于肿瘤消融等医疗场景,细胞无法修复膜结构,最终凋亡。

在大多数生物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可逆电穿孔,目的就是让细胞“吃下”我们给它的“外来分子”,却不会因此死掉。

电穿孔能做什么?
你可能会好奇:把DNA送进细胞干嘛用?科学家做这件事,常见的目标包括:
  • 研究某个基因在细胞中的作用;
  • 沉默一个基因,看看细胞会不会“出状况”;
  • 建立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系;
  • 编辑细胞基因组(如CRISPR/Cas9系统);

在细胞治疗中,将CAR-T基因导入T细胞中。而这些前沿技术的第一步,往往就是:把“外来分子”送进去。
 
为什么选择电穿孔?
与病毒转染、脂质体转染等方法相比,电穿孔具备几个突出优势:
  • 非病毒系统,无整合险,更安全
  • 广谱适用性,对原代细胞、干细胞免疫细胞等“难转染”细胞表现出色;
  • 瞬时递送,无须长时间孵育或复杂制备
  • 精准控制,可调节电压、电流和脉冲时间,量身定制实验方案。

小设备,大能量——电穿孔仪的进化
传统电穿孔仪存在操作复杂、电参数难以稳定控制的问题,尤其对珍贵或敏感细胞(如T细胞、神经元、干细胞)不够友好。

为了让科研工作者在操作电穿孔时“更稳、更准、更简单”,许多先进实验室已经开始使用如 电穿孔转染系统 这样的专业电穿孔平台。

电穿孔转染系统有何特点?
  • 采用封闭式微量移液管电穿孔技术,避免细胞损失和污染;
  • 参数精准控制,预设程序适配多种细胞类型;
  • 内置优化方案,支持原代细胞、干细胞、T细胞等转染;
  • 用户友好界面,5分钟学会上手操作。

正因为它既高效又温和,电穿孔转染系统 在国内外众多细胞治疗实验室、科研机构中广受青睐,是“精准转染”研究的一大利器。
 
总结
细胞膜虽有“防火墙”,但科学家已找到一把“钥匙”——电穿孔。它为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细胞治疗等领域打开了新的大门。而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像 电穿孔转染系统 这样更精细、更友好的电穿孔系统,也正在悄悄改变着科研工作者的日常。

下一篇,我们将深入了解电穿孔是如何一步步“把分子送进细胞”的,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步骤。敬请期待!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GelMA水凝胶微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的相关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通过微流控乳液法、静电微滴等技术制备出的GelMA微球 不仅保留了GelMA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可作为单独的细胞培养单元或组装成多孔支架或模拟仿生微环境,进而应用于细胞3D培养、药物递...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