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正文内容

ADC药物新型有效载荷的的抗癌机制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abiopp4个月前 (05-16)技术10
在肿瘤治疗的"武器库"中,化疗药物始终是主力军。它们像精准狙击手,有的阻断核苷酸合成,有的破坏DNA复制,还有的直接拆解微管蛋白——这个支撑细胞骨架的"钢筋工"。但传统化疗如同地毯式轰炸,敌我不分。直到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现,才让"精准打击"成为可能。

一、ADC进化史:从"青铜时代"到"王者归来"
最早的ADC尝试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试图将鼠源抗体与化疗药物"联姻"。然而初代ADC如同装备简陋的"青铜战士":靶向性差、药物活性低,疗效未达预期却毒性不减。直到近年来,随着抗体工程技术和连接子化学的突破,ADC才真正实现"鸟枪换炮"。

如今获批的ADC堪称"超级武器",其搭载的"弹头"(有效载荷)毒性比传统化疗药物高1-2个数量级。这些"弹头"包括:

  • DNA破坏者:如卡奇霉素(DNA烷化剂)、SN-38(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微管终结者:如MMAE(微管蛋白抑制剂)
  • 转录狙击手:如DM1(RNA聚合酶抑制剂)

Payload特点
有效载荷(Payload)发挥ADC的细胞内细胞毒活性,通过接头部分与抗体共价结合的细胞毒性剂的性质非常重要,因为其作用机制将决定所得ADC作为抗癌化合物的效力及其可能的适应症。理想的有效载荷具备以下特点:具有足够高的细胞毒性;具有足够低的免疫原性;具有高稳定性;具有可修改的功能组,而不会显著影响其效力;具有旁观者杀伤效应;具有适当的水溶性;靶点应为细胞内,因为大多数ADC需要进入肿瘤细胞才能释放其有效载荷。


(数据来源 Cheng-Sánchez I, et al. Mar Drugs. 2022)

二、新型"弹头"登场:超越传统的五大杀手锏
当现有"弹头"逐渐显出局限性,科学家开始挖掘更具杀伤力的新型有效载荷:
  • 杜卡霉素:DNA的"液化武器"
    作为DNA烷化剂,杜卡霉素能穿透细胞膜,连"铜墙铁壁"的多药耐药细胞也难逃其害。SYD985这款ADC就像"智能导弹",通过组织蛋白酶B精准裂解,释放毒性环丙烷攻击DNA。
  • PNU-159682:蒽环类的"终极进化"
    传统阿霉素的细胞毒性不够强?PNU-159682作为其肝脏代谢物,毒性提升百倍,专门狙击DNA拓扑异构酶II,且能绕过外排转运蛋白的"防御系统"。
  • 鹅膏覃碱:RNA合成的"终结者"
    这种从毒蘑菇提取的双环肽,能高效抑制RNA聚合酶II,连休眠期的肿瘤干细胞也无处可逃。HDP-101将其改造为"免疫激活弹头",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展现协同效应。
  • Tubulysins:微管的"拆解专家"
    这类从粘细菌提取的四肽,毒性是长春碱的千倍。MEDI4276采用双特异性抗体设计,像"双面胶"般紧抓癌细胞,释放Tubulysin衍生物阻断微管聚合。
  • 艾日布林:微管的"速冻装置"
    作为海绵提取物的合成类似物,艾日布林能冻结微管动态平衡,对紫杉醇耐药细胞依然有效。MORAb-202将其与叶酸受体抗体结合,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同类最佳潜力。

三、临床前研究:为"超级武器"装上"安全阀"
要让这些"弹头"既高效又安全,需经过层层考验:
  • 血浆蛋白结合:用放射性标记追踪低浓度下的结合率
  • 组织分布:通过定量整体放射性自显影(QWBA)精准定位
  • 代谢研究:确保"弹头"在循环系统中快速代谢,降低系统毒性
  • 转运体影响:避开外排转运蛋白的"防御网",确保肿瘤组织有效蓄积

四、未来战场:ADC的"跨界远征"
理想的ADC"弹头"需满足:
独特作用机制 :避免交叉耐药
pM级杀伤力 :确保高效杀伤
旁观者效 :清除异质性肿瘤细胞
快速清除 :降低系统毒性

随着双弹头设计、核素载荷、PROTAC技术等创新涌现,ADC的适应症正从肿瘤向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扩展。这场由"精准制导+超级弹头"引领的癌症治疗革命,正在改写人类的抗癌规则。

产品信息


杭州斯达特 (www.starter-bio.com)志在为全球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优质的抗体、蛋白、试剂盒等产品及研发服务。依托多个开发平台:重组兔单抗、重组鼠单抗、快速鼠单抗、重组蛋白开发平台(E.coli,CHO,HEK293,InsectCells),已正式通过欧盟98/79/EC认证、ISO9001认证、ISO13485。

本站“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图片文字来自互联网

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微信: nanhu9181 处理,感谢~

相关文章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研究不同类型合作行为的神经机制差异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根据相互预测理论,社交互动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控制自己行为的系统和另一个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大脑活动与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相似,这代表他们对共同的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可能相同。随着超扫描技术的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优化3D打印PEEK植入物的细胞反应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聚醚醚酮(PEEK)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和骨科植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尽管如此,PEEK的生物惰性表面限制了其与骨组织的有效结合。传统上,通过涂覆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材料来提高...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纳微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在制备脂质mRNA-LNP递送载体中的新应用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近日,浙江大学刘帅课题组使用 纳微仪器Nanowetech的NWDPS快速纳米药物制备系统制备单组分阳离子脂质mRNA,静脉给药后靶向脾脏T细胞。   NWDPS快速纳米药...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步骤及应用指南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应用指南 | 小鼠原代小肠类器官培养实验   #应用指南# 2009 年,Hans Clevers 及其团队利用 Lgr5+ 肠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了三维小肠类器官结构。这种结...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_abio生物试剂品牌网

血管生成实验怎么做?NEST来胶你!   “1971 年,Judah Folkman 教授提出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 理论,认为新血管的形成对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